不一樣的教育精彩
——走訪深惠兩地中學有感
4月27日一大早,我們就踏入深圳中學的校園,對深圳中學進行為期半天的走訪。初步了解深中課改的一些新穎教學理念與特色。深中領導、老師介紹了很多情況,感覺這些做法真的有別于傳統,這里列舉幾項有代表性的。
特色之一:建立“學長團”“朋輩團”的管理制度。學校懂得放手,以學生自治為主。用優秀的學長影響其它學子,把老師們解放出來,大膽讓學生參加學校的管理,這對激發學生的熱情和明確自己的責任起到很大的作用,也讓每位學生有充分的條件更好地完善自己。學長、朋輩充滿熱情與活力,召喚著深中學子前行。他們作為年輕人擁有互相之間溝通交流優勢,深中學子能很好地聽從他們的引領。
特色之二:五花八門的各種學生社團活動,學生可以參加自已喜歡的社團,以提高自已各方面的能力。每位學生都有充分的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來選擇參加社團活動。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培養責任感,實踐證明,深中學子在活動中成長很快,而且每個社團組織的活動都與社會生活聯系在一起,推行學以致用。比如校內建立自營的咖啡屋、創辦深中獨立媒體,還有社團開展比較敏感的性問題探討等等,學校都能寬容的眼光看待,不橫加阻攔,讓學生在經營中,探討中求進步。深中就是這樣“任性”:以寬松的環境,讓學生自主發展。在這些活動過程中學生學到知識,學會與人合作,不斷鍛煉自己,明確自已的目標與未來的方向。學習越來越帶勁,成績自然好。
特色之三:走課制,學分制,選課制。平時上課沒有固定教室,上什么課就去相應的教室。各班也沒有班主任,只有一個導師。換句話說對學生的管理比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寬松很多,讓學生自覺地管理自已,而不是以往班主任的事必躬親。深中大膽打破班級的概念,讓學生爭做學校人,學校的最終的目的就是想培養“全人”,培養學生的“自主與責任”。 學生的差異性是就以 “按需選學”的作為出發點,在校園隨處可見露天的自修場所,為學生交流提供開放交流學習的空間,傳達出一切都可以袒露在太陽底下的信息。在課程的內容選擇上,深中擴大了學生課程選擇的空間,學生可通過申請自學、先修、免修、免聽,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進程、學習方式,承擔學習責任,建立學習自信。學生的社會學習、網絡學習、國際學習的經歷與能力可以換算學分。這是傳統教學無法達到的至高境界。
特色之四:創新課堂。深中課堂探討內容深入和全面,這是無疑的。每位學生自備電腦上課,課堂上可使用電腦和手機進行查閱學習。深中領導明白隨著現代網絡的迅速發展,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不再單一,如果學校老師依然“一言堂”,學校一定會被時代淘汰。課堂互聯網的介入,放手研討就成了他們課堂的特色,有探討,就有智慧的火花。對于手機進入校園,進入課堂,深中校長一句“堵不如疏”的說法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深中真正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努力把先進的技術與學習知識結合起來。不把學生使用電腦和手機視為“洪水猛獸”,而是積極挖掘電腦和手機與課堂結合的好處,讓這些先進技術真正為學校師生造福。
走訪中,我們發現深中一直在“研究”的生態中培養人,不斷調整,改變措施,在踏實奮進中求創新,出成績。不停留在教,不停留在學,不停留在用,而是在用中出新。在用中學,學中用,強調學以致用,更強調用中創新,讓學生學出自我個性。注重怎樣讓學生學好,用好,而不是盯著讓老師怎樣教好。深中認為,老師的最大價值應該是如何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潛能,讓他們成才。試想一個人的成功與很多人的成功,哪個貢獻大呢?深中不僅用全新的眼光看待老師的價值,也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參加各種比賽成績。深中強調,他們的學子參加國內國外的比賽,已不僅僅是“一枝獨秀”的個體學生的好成績,還有很多“百花齊放”的團隊比賽的大獎。這種學生參加大賽個體與團隊成績相得的精彩與深中踐行的教育理念是分不開的。
下午,我們到達此次走訪的第二間中學——惠州實驗中學聽課、交流?;葜輰嶒炛袑W以培養文藝美術體育學生見長,他們的合唱團獲得全省第一傲人成績。走訪的兩間學校都啟示我們:發展的途徑有千萬種,但都不應該離開學校和學生的實際,社會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贏得不一樣的教育精彩。
行文至此,我們應該感謝學校的重視,讓我們這些平時宅在自家學校老師,有機會走出門去,走訪大城市里的學校,跟那里老師面對面的交流,讓我們有實地的了解、真切的感受,用新的視野去審視我們自己的教學。相信拓寬視野后,我們每位老師都會去思考,如何讓自己的教學更貼近學生,更適合當前社會,讓學生得到更完善的成長。讓我們學校的課改真正帶領學生走上豐富有趣的人生之旅,讓學校教育也贏得別樣的精彩!
(鐘利媚)